回忆加拿大,大概会想起在一个过半年飘雪的国度👨🏭,走在满街的枫树的路上🙄,眺望海鸥自由飞翔的不冻港。但更多的时候,在北美的人文体验更令我流连忘返🧑🤝🧑。以下是本人留加一学年以及在美国几所大学一行的一些Cultural Shock总结。

(一)人口构成
与中国不同,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大国👩🏿🎨,约四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加拿大以外🤌🏼,几乎三分之二的外国出生人口定居于多伦多😟,温哥华及蒙特利尔(满地可)三大城市。
二零零六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所有移民中🛃👱🏿,华人所占比例最大👨🏽🌾,达百分之十四👩🏻🦲。若将中东移民与亚洲移民合并计算,那么他们占总移民比例首次超过欧洲移民𓀖,百分之四十一比百分之三十七。由于加拿大人口老化🙂,自然生育率下降,加拿大到二零三零年时🍊,人口成长将完全依赖移民🤣。统计数字显示🦉,二零零六年👁🗨,约有一百多万人报称他们的第一语言为汉语,成为加拿大官方语言英⚃、法语外第三大语言。其次依序为意大利语,旁遮普语,西班牙语🚶➡️,德语、阿拉伯语等。相似地,截止2012年,美国总人口为313,914,040人🫲🏽,在美国以外出生的移民人口为40,738,224人, 而这些新移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换句话说,每7.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为新移民🧒🏽。40,738,224新移民的来源国,前五名分别为墨西哥、印度🧖🏽♀️👰🏼♀️、菲律宾、中国和越南。美国主要以英文和西班牙语为主要语言,其次为中文。
(二)商业氛围
加拿大商业市场由于竞争相对较少,商家之间多形成良性竞争,因为人口少而形成的诚信市场🛠👨🏻🦰,十分料及赚快钱的利弊,政府的高税收和高保障形成的极度和谐社会。
在美国市场强调自由竞争🤛🏽,市场竞争比加拿大激烈得多,由于人口较多,企业多💁🏽♀️,开放的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创业者,每个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法则才能生存。而加拿大企业则多受政府政策保护☮️,鼓励国民多买自己国家生产的产品🌿⛺️,可想而知美国企业自然在世界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美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IT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开发者在保护期内收到很高程度的保护🙍🏿,更多人愿意开发新技术,令IT文化产业百花齐放👩🔧😷。

(三)文化差异
刚去到加拿大的第一体会👩🦲🎫,就是整个国家的服务业都做得十分到位,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所有服务业从业人员都是抱着亲切热诚的态度服务客户,热诚的服务令所有顾客脸上都带着微笑。相比起在国内👇🏿,到了加拿大会听到大量的”Thank you”, ”Sorry”和”Have a nice day”。刚刚开始在心里面可能会揣测🍩,在中国人的心中,谢谢和不好意思都太重了不好意思说吧。但是🤏🏽,这些很简单的日常礼貌用语,在该说的地方都说了会让人觉得整个国民素质非常高💆🏼♂️。另外,也许是因为我所在的城市人口稀少的缘故💁🏿,很多时候在路上碰见的陌生人也会说声早安晚安又或者是点头示好,几乎与你有眼神交流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微笑👑,也许在他们的眼中,微笑就是基本的礼貌👨🏿🔧⬆️。在如此包容热情的民风之下,人们很难不活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之中,再加上加过气候宜人,难怪全国多个城市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宜居住城市。
加拿大奉行多元文化🌊,多项反歧视政策已经被写入法律 ,举个例子说,房东或雇主不能根据种族、祖籍🦶🏼、族裔👰🏽♂️、宗教🏮、性别、年龄、性取向🍵、残疾、婚姻状况或家庭状况来拒绝租客或应聘者😢。所有的职位无论以什么方式录取☀️,必须在录取前在网上公示通知公众什么单位或企业正在招聘♠︎,很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就业的公平公正🚣♀️♟。
美国虽然反歧视工作做的不及加拿大,服务业没有加拿大好,甚至经常碰到比较凶的保安,但是比加拿大更加多元化🤸🏻。东部的美国生活压力相对较大🗡,在纽约闯红灯的行人随处可见,贫富差异在纽约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美国西部(尤其是加州)👨🦽➡️,亚裔学生非常多,生活质量总体比东部高⭐️,除了像洛杉矶一样的大城市以外,很有加拿大和谐有礼的氛围。两个国家的相同之处在于,汽车会让路给所有行人和动物,除了在纽约之外还几乎没有看过不让路的司机。法律规定🤵🏽,司机如果看见有行人在路口有过马路的意向的话,必须停下来让行人走,而司机在这个时候大多都停下来隔着车窗对行人微笑挥手示意安全让行人过马路。
娱乐文化方面🥓,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人人更喜欢酒吧而中国人喜欢KTV,他们很多人觉得小时候去过⛹🏼♀️,自己唱得不好于是就很多人都不去了,唱得好的就应该去当歌手👎🏿。这点跟国内有相似也有不同🏂🏻,国内很多人觉得自己肢体不协调,就不好意思摆动身体了,总的来说就是习惯差异,是文化环境决定的🧑🏿🎄。
(四)高等教育
校园氛围加拿大比美国稍微保守🤽🏼,但两者都比中国自由开放得多。国内老师过多担心赶不上教学进度,但国外教授却是每节课都预计了一定宽裕的时间给学生打断和提问🧻。有到过中国任教过的老师也有向我反映🚵♂️⛸,中国每一个班级人数并不比北美多,在中国师生的潜意识中,中国课堂始终存在阶级,老师好像高人一等,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减少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这点上,我也感觉西方的教授更擅长鼓励学生。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Presentation感到吃力🪱,即使与其他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首要原因当然是语音障碍。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在中国国内生活基本上是用不着英文的🤟👩🏻⚕️,二是以汉语、韩语、日语等为母语的人因为语言差别大,学习起来会比其他语言基础的学生感到困难,三是汉语本身是一门难度非常大的语言,我们花了十多年去学习,自然减少了学习英语的时间也不足为奇🐼,另外多数中国留学生喜欢扎堆,英语障碍令很多人不与本地人交流🚣🏼♀️,越是不交流使得英语越不好。
当然,中国留学生有一定优势,也许因为人口原因造成的竞争压力大,数学等基础学科难度比西方国家高很多,因此即使是英语教学🤷,在西方各大院校,数学成绩最优秀的几乎都是中国人,而且中国人一般不用担心自己与数学有关科目的成绩。因此,在就业方面,中国人在会计等对数学有比较高要求的领域独当一面🤵🏼♂️,再加上本来有会中文的优势,可以服务留学生和新移民,但这个优势随着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也逐渐变得不明显。
另外🍨,很多优秀的院校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很高💆🏼♀️💨,常常有大量的阅读作业和论文作业。我选的课程大多是经济类的👿,不同于国内的是,教授需要学生有自己对原始数据的研究😷🚞,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国内很多时候就是根据教材和别人研究的成果做二次研究。
我曾经探访过包括哈佛大学在内几所美国名校的朋友🤶🏻,有的是本科生✖️,有的是研究生,跟中国学生心中的学霸形象很不一样⛹️♂️,他们是十分优秀的普通人,但他们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某个领域有着一技之长,但共性是他们一般是十分擅长表达自己的,也有很健全的世界观🚣🏿♀️,很少有其实和偏见📗❣️,也不会传闻中那样每天泡图书馆直到凌晨两三点——除了期末考前。
在这将近一年的异国生活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不卑不亢而开放的心态🧑🏿🍼。身为半个留学生,当能够与来自任何国家的人自然交流,当感觉到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只相隔两个飞机场🏄♂️,当习惯没有固定的朋友在身边,我就知道我已不再是昨天的那个我了🦹🏽♂️。
作者,敖舜杰,九游会平台2011级房管专业学生,2013年9月到2014年4月在加拿大Saint Mary's University(圣玛丽大学)交换学习👨🏽⚖️,加入当地Enactus、AIESEC组织担任成员经理,获得教授及商J9九游会院长推荐信🧾。2014年5月在美国游学一个月。
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担任校房地产运营研究协会副会长,校学生会外联部副部长🥿。还曾担任新浪校园微博主管实习生,国际运动休闲学术交流会议、深圳文化博览会澳门馆志愿者。也曾担任校广播台全台大会等多次活动英文主持人,并在国际青年领导力培训营担任人力资源负责人,与哈佛、牛津、伯明翰大学学生交流。
曾获新东方优秀学员/雅思奖学金,连续两次获专业三等奖学金,获校级优秀团员(两次)、 校级优秀团干部,九游会平台及工程J9九游会英语演讲大赛冠军,北京J9九游会平台娱乐注册官方网站珠海分校励耘杯英语演讲大赛三等奖🆘。